<%@LANGUAGE="VBSCRIPT" CODEPAGE="65001"%> Docent Training_Introduction

導言及目的 | 計劃內容 | 詳情及細節 | 計劃評估 | 檢討及反思 | 參考文獻 | 相片回顧 | 計劃主頁

導言及目的

博物館學習是學校推行全方位學習的其中一種最普遍的方式,全方位學習在課程改革中強調要讓學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學習,它能促進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,並達致全人發展的教育目的(課程發展會, 2001)。根據Mocker & Spear (1982)的終身學習理論指出,學生需要在學習目的和學習方式上取得自主,終身學習的目的才易達到;可是全方位學習發展至今,學習活動仍普遍由教師策劃和主導(1),當局亦指出,近七成學校的學生需要改善自學策略(2),「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採取更積極及主動的態度?」是我們一直所關注的問題,我們相信只要讓學生有更多主動參與的機會,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,他們才會變得積極和主動(Levin, 1994; Azwell & Schmar, 1995)。此外,若要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,他們必須掌握較高層次的學習技巧,這包括批判思考能力和創意(Johnson, 2002)。長遠來說,學習活動應逐漸擺脫教師主導的傳統,改變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模式(黃毅英、周昭和, 2006),鼓勵由他們帶領學習,使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。

根據過往的經驗,以及從教師和學生口中所言,大部分學生「喜歡」博物館學習的原因只是因為可以離開課室,但卻不是享受在博物館學習的樂趣,更有學生說,他們不會記得起博物館所展覽過的東西,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留心導賞員的介紹,也不會被展覽板介紹的字句所吸引,他們認為博物館的內容(除了科學館)大部分都與他們無關。

相對於過份依賴教師或導賞員,部分教師卻選擇了「放羊」的手法,由學生到博物館至離開,全不加以輔助,當然更沒有學習前的準備及之後的反思與檢討。有見及此,懷博學習網絡,於二零零八年六月邀請了四所中學一同參與「博物館學生導賞員訓練」,並得到校長及教師的支持,期望從改變學生學習角色(成為導賞員)開始,讓部分學習目的和方式由他們決定,使他們學習得更主動和積極,為未來新高中的發展作好準備,活動目的如下, 訓練活動亦參考了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優質架構(3)推行,務求達到最理想的學習效果。

(1) 教育局2006-07質素保證視學周年報告:全方位學習http://www.edb.gov.hk/FileManager/TC/Content_3145/annualreport_0607_lwl.pdf

(2) 教育局2006-07周年視學報告http://www.edb.gov.hk/index.aspx?langno=2&nodeID=744

(3)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http://www.edb.gov.hk/cd/lwl/q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