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學校派發的學生成績表,是學校跟家長溝通的一種重要工具,不少學校更於每年不只一次舉行教師家長面談會議,教師向家長報告學生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,學生在這種安排下,完全處於被動狀態,難怪不少學者批評,這種行政主導的報告系統,未能配合一直推行多年的教育改革。
「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採取更積極及主動的態度?」是我們一直所關注的問題,我們相信只要讓學生有更多主動參與的機會,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,他們才會變得積極和主動;故此,我們何嘗不把過往的教師家長面談會議作出改變,讓學生自己說出他們的故事和成就。這種安排外地學者稱為Student-Led Conferences,有些學校已有近十年的經驗,對學生的學習,增強家長對學校的參與等均有非常顯著的成果。
正值香港新高中學制將於二零零九年全面推行,政府鼓勵每位學生在離校前為自己建立一份概覽,以記錄他們在高中階段整全的學習經歷,這正是作出順應改變的最好時機。學校可以透過校本政策為學生設計「學生學習概覽」,過程中配合推行Student-Led Conferences (學生成果展示會議),這將會是一個非常值得學校參考的做法。推行「學生成果展示會議」本身亦是新高中課程的「其他學習經歷」,由於「學生學習概覽」將成為2012年本地大專院校錄取學生的參考文件,屆時學生除了準備一份概覽文件外,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否在取錄的面試階段,發揮更理想的優勢,「學生成果展示會議」將會是訓練學生準備面試的好機會。
計劃中的構思亦源自建構主義中所強調的「敍事策略」(Narrative Approach),我們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,是一所充滿着經歷、知識的「博物館」,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方法建構自己的故事,學校教育應該讓學生懂得如何有效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優缺點,就像博物館導賞員一樣,學生成為自己的「生命導賞員」,需透過不斷反思,改善自己的學習效能,並能為自己的學習負責,訂定長短期目標。